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政策聚焦的新兴产业。北小新通过详细梳理发现,截至目前,已有多个省市,根据各地实际发展情况出台了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和措施。
出于对产业的高度重视,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布局较早。2015年7月,国务院出台《关于积极推动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指导意见》,首次提出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,并将人工智能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;2016年3月,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被写入“十三五”规划。当年公布的《“互联网+”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》《“十三五”国家科技创新规划》《智能硬件行业创新发展行动(2015—2018)》《“十三五”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》等多份产业指导文件,均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做出详细安排;2017年3月,人工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;2017年10月,人工智能被写入十九大报告,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;当年7月和11月,国务院相继公布了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和《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,在进一步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做出规划的同时,提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和已有各类产业融合。
业内认为,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体系已基本成型,并正在形成良好的央地联动效应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向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表示,制定和出台具体的产业政策,是我国推进产业发展的有力手段之一。通过出台有针对性的具体政策,一方面,可以促使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应用,加速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成型;另一方面,有助于产学研快速整合,形成完备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,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做大做强。
下一篇:动漫游戏产业呈现的五大特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