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俗称“破五”,这,有一种叫做“赶五穷”的风俗。人们黎明即起,放鞭炮,打扫卫生。民俗专家说,“破五”是“送年”的意思,过了这,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态了,破五习俗主要是送穷,迎财神,开市贸易。
说道“破五”不得不提这个习俗的由来:
话说汉族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,所以过了年初一,接下来*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,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晚上,各家置办酒席,为财神贺辰。汉族民间还传说,财神即为五路神。所谓五路,指东西南北中,意为出门五路,皆可得财。
说完了来历,让我们接着说说这“破五”的习俗:
在南方不少地儿则在正月初五祭财神,上文书中也说了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,市民们为求新年的财运,在当天“拜财神爷”。随着岁月变迁,民间逐渐兴起到寺庙烧香祈福的习俗。在上海,旧俗中正月初四子夜,就备好祭牲、糕果、香烛等物,还得鸣锣击鼓焚香礼拜,虔诚恭恭敬财神。
在北方天津人破五这,家家户户吃饺子,菜板要剁得叮咚响,让四邻听见,以示正在剁“小人”。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“小人”的身上,除掉“小人”才能大吉大利,顺顺当当,初五晚上放鞭炮,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。
河北霸州,除了吃饺子、放鞭炮的习俗之外,还有还有另一个讲究——初五暂停走亲访友。也就是*好不出门。
破五”,吃饺子,放鞭炮,原是不少家一定要做的两件事。民间有一种说法,“破五”前诸多的禁忌,过了今天就能破了,人们便往来祝贺新年,各家邀请贺客,饮食嬉戏,新媳妇也该回娘家拜贺长亲了。按清代《燕京岁时记破五》所记:“初五日谓之破五,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,妇女不得出门。至初六,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官室等,冠帔往来,互相道贺春。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。”
“破五”的习俗流传至今,对于处在科技大爆炸时代的我们来讲已经不单单是个民族习俗了,它更象征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,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后辈人的精神遗产。
联系我们:
在线咨询 QQ咨询 联系电话:010-51661166